十载春秋砥砺奋进、古城保护焕发生机
浏览量:261 创建时间:2022-08-16 11:19:05
苏州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历史和典型江南水乡特色的古城,氤氲着浓厚的姑苏韵味,山水相伴、人水相依、一城粉黛、半城园林,古城始终是苏州人心头的一块瑰宝。如何保护古城的传统风貌,传承积淀千年的历史文化,作为全国唯一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是苏州这座城市必须面对的考题。为进一步了解古城保护和利用的实际情况,通过考察等方式进行了专题调研,深刻感受到:古城是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点保护区域,姑苏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成立近十年来,在苏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保护区党工委、姑苏区委和保护区管委会、姑苏区政府切实担当历史重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引领,始终将古城保护作为全区战略重心,认真贯彻落实《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面对诸多困难,坚持十载春秋砥砺奋进,使千年古城保护焕发出活力和生机,取得显著成绩,向党和人民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一、抓住机遇,探索古城保护先行区的发展模式
2012年10月18日,苏州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原平江、沧浪、金阊三区合并成立了姑苏区,并整体纳入保护区范围,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十年来,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的设立,为积极探索古城保护先行区发展模式,注入了新活力、扩展了新空间、提供了新机遇。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为古城保护奠定坚实的基础。苏州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古城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将“古城复兴”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摆上苏州整体建设发展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市委常委会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古城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并作出重要指示:“古城是苏州的根脉所系、灵魂所在,无可替代”。要求树立标杆意识,积极探索古城保护先行区的发展模式。
2021年12月12日,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上任初始,就赴姑苏区调研古城保护工作,在平江、山塘历史街区和大运河苏州段沿线进行了实地察看,详细了解古城建设历程和保护脉络。他强调:古城各历史阶段留下的遗迹就如同树木年轮一样,是不同时代留给古城的宝贵印记,一定要精心呵护好,让游客和居民看得到城市演变的历史过程,感受得到城市跳动的时代脉搏;要在保护的基础上推进古城有机更新,以街坊为单位逐个梳理研究、制定对策,让原住民留下来并享受现代生活,与古城共生共享。
市委常委、姑苏区委、保护区党工委书记方文浜强调:要深刻学习领悟,迅速贯彻落实,确保市委常委会会议和市委领导的讲话精神入脑入心。严格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围绕姑苏区、保护区成立十周年,大力弘扬“主动担当、奋勇争先、高效务实”精神内核,用足“绣花功夫”来保护古城,进一步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金字招牌”。
市委市政府和姑苏区委、保护区领导的高度重视,不仅为古城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古城保护和利用指明了方向。
二是坚持不懈努力,推进古城保护取得卓有成效。姑苏区、保护区坚持下好古城保护的“先手棋”,把科学规划、依法保护作为古城保护的基本遵循,把延续文脉、彰显特色作为古城保护的核心灵魂,把完善政策、破解难题作为古城保护的关键环节,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既积极又稳妥地推进了古城保护和利用,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示范,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举措,以“绣花”功夫绘就现代版的“姑苏繁华图”,高质量做实做亮历史文化名城之“核”,走出一条具有姑苏特色的古城保护和利用新路。十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坚持不懈努力,砥砺奋进,不断推进古城保护,取得卓有成效。
苏州虽然历经了2500多年的沧桑变化,古城总体格局依然保留,丰富的文化遗产得以留存,辖区内现有世界文化遗产两大项共10处(苏州古典园林9处和中国大运河苏州段姑苏区文物遗存)、中国历史文化名街2个、历史文化街区10个,旧街巷历史地段30多个,文保建筑就有国家级24处、省级37处、市级123处,控保建筑254处,另外还有70多座古桥梁、22座古牌坊、22处古驳岸和600多口古井,众多的名胜古迹都是苏州古城不可多得的珍贵文化遗产,也是保护的重点。
姑苏区范围内大量的古建老宅,它们是古城区域内独特的历史建筑,传统风貌浓郁,历史价值较高。由于建造时间长,加之环境变化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很多古建筑需要保护修缮更新。十年来,区相关部门注重历史建筑的保护,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在坚持“保存和改善、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原则下,陆续对顾家花园、李根源故居、墨园等10多处文(控)保建筑,50多个古建老宅,10余处历史建筑进行了保护修缮更新工程。同时,开创跨区域合作古城保护和活化利用模式,加大了古建老宅开发运营、老字号品牌运营、泛文化、新科技产业等领域的投资合作力度,积极探索出古城保护利用的新路径、新理念、新内涵。
三是打造特色样板,启动古城保护示范工程建设。平江历史街区是苏州古城风貌的核心地区,也是古城内迄今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历史街区,堪称苏州古城的缩影。它保留了完整的水陆结合、河街平行的双棋盘街坊格局极具空间魅力。保护区工委、区委、保护区管委会、区政府坚持以“古城复兴”和“以点带面”战略为引领,2017年10月,启动了平江片区古城保护示范工程建设,打响了古城保护攻坚战。5年多来,坚持强化规划引领,打造了古城保护一流历史街区:在保护和传承相结合,保护和整治相结合新时代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实施了精心规划。在原有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整治外部环境的同时,注重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配备完善的基础设施,改善环境和提升质量。使平江片区的历史文化记忆得以延续,古城建筑风貌得以传承,城市街坊个性得以彰显,居住生活条件得以提升改善。坚持强化整治提升,打造了古城保护一流样板工程:在以保护整体风貌、创新优美环境为目标,打造“苏式宜居生活地”和“全域旅游发展目的地”为标准的前提下,围绕改善平江片区大景区周边环境与彰显风貌特色,持续加强综合整治提升工作,净化景区周边旅游市场秩序,拆除违法建设等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平江历史街区的整体形象。坚持强化创新机制,打造了古城保护一流特色景区:实施业态风貌审核机制,严格把握业态引入,统筹考虑业态布局需与古城历史风貌和地域文化特色相吻合,积极创新探索平江片区大景区环境管理的有效办法,引入专业化物业管理团队,努力打造4A级特色景区、5A级管理标准化示范街区。
平江片区古城保护示范工程建设5年来取得的显著成果,已经逐步展现出历史传统与现代时尚和谐,怀旧情怀与舒适享受并举,浪漫休闲与独特文化交融的雅致环境气质,成为古城保护和利用的标杆模式。
二、献计献策,为古城保护和利用提出参考建议
我们从姑苏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分析了目前古城保护和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发展难题,献计献策,提出古城保护和利用的建议,为推进古城复兴提供借鉴参考。
一是进一步加大古城保护资金的持续投入。古城保护需要持续的巨额资金投入,要建立古城保护资金投入支撑体系,创新拓展古城保护资金的筹集渠道。采取以政府投入为主导,整合区域资源,实行政府财政、民间资本和个人资金相结合的模式一起来实施古城保护。充分调动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参与古城保护的积极性,设法拓宽渠道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古城保护,通过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提升古城保护和利用水平。
二是进一步推进古城保护的精细化管理。古城保护是系统性工程,必须强化精细化管理,全面优化古城环境品质,按照“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的要求,将城市管理作为古城保护和利用的重要环节。由“重建设轻管理”向“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转变,通过“强管理”全力打造古城“大景区”格局。要进一步引导各相关部门牢固树立古城保护“一盘棋”的思想,强化协作精神,凝聚古城保护各个参与方的强大合力,实行古城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保护、统一管理,共同推动古城保护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的颜值和形象。
三是进一步创新古城保护的活化利用思路。千年苏州古城的历史积淀,给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留下了大量彰显不同时代特色和地域文化的历史传统建筑,作为城市历史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传承价值。我们不仅要实施历史传统建筑的保护,而且重要的是使其历史文化价值能够得到有效体现。要创新活化利用思路,使用科技手段将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文(控)保历史建筑重新融合到新的城市空间中,注入重要的历史文化元素,既实现以文(控)保历史建筑为依托的城市空间拓展,得到科学合理利用,在“历史”和“当今”、“物”和“人”之间架设互通的桥梁,建立起更广泛的“链接”,增强活化的功能性,增加活化的灵活性,拓宽多元的“活化”利用渠道,使其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增强吴文化认同的公共空间,成为记忆城市、留住“乡愁”的精神家园。
四是进一步营造古城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苏州古城珍贵的文物古迹,承载着城市发展的变迁,珍藏着苏州人们的记忆,是我们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古城保护和利用,需要全社会的认知,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爱护和积极参与。要创新宣传教育载体形式,利用新兴媒体传播快、范围广等特点,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公众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加深对历史文化古迹的了解和认知,使广大市民明白,只有参与保护好古城,才能享受古色古香的生活环境,只有参与保护好古城,才能使悠久的历史文脉得以传承,努力营造人人参与古城保护的良好氛围。
三、结束语
“城市格局悠久、文物遗存丰富、古城风貌浓郁、南方水城独特、古风民俗犹存”是苏州古城风貌的典型特征。在新时代、新要求下,苏州的古城保护和利用面临着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利用如何更好权衡的时代命题,如何在城市建设中延续古城的历史风貌,充分体现古城精致之美,绘就古今辉映的现代“姑苏繁华图”,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时代重任。我们要时刻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物保护的重要箴言,以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成立十周年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古城保护和利用重要性的认知,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到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上,落实到古城保护更新和利用管理的工作上。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始终以创新作为推动古城保护和发展的第一动力,将创新作为破解制约难题的关键招数。用新时代发展理念激励我们开拓进取,以更高站位谋划古城保护思路,精心描绘苏州古城保护和利用的姑苏新蓝图,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供稿:姑苏区扶贫“三会” 陆伟荣 时长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