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 乡村振兴

“五大振兴”推进“三农”发展

——来自昆山市乡村振兴第一线的报告
浏览量:430    创建时间:2019-11-14 21:05:09

乡村振兴是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一项涉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这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所求。昆山市委、市政府基于这样的认识,秉承改革开放以来“三农”快速发展的雄厚基础,远虑谋划,精心组织,切实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上抓,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五大振兴”攻坚克难,高质量推进,两年来谱写了“昆山之路”三农新篇章。据市农业农村工作局反映,市委市政府2018年制订出台《实施乡村振兴三年提升工程方案》确定的59项重点任务、“十个一批”77个重点项目、计划投资92亿的目标要求,市镇村三级书记雷利风云,务实进取,齐抓共担,砥砺奋进,正在一个又一个、一项又一项付诸实施,这标志着昆山“三农”工作进入新境界。

产业振兴形成新优势。“产业兴,则百业兴”。昆山着重把乡村振兴作为大众创业、草根创业、乡贤回归新载体,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新模式,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新途径。一是做大做强现代都市农业。以贯之坚持高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和“藏粮于地”方略,全市22万亩耕地中78%已建成高标准稳产高产农田,每年休耕农田4万亩左右,业已形成优质水稻、特色水产、高效园艺等三大主导产业和阳澄湖大闸蟹、锦溪大米、张浦四季瓜果等“一镇业、一村一品”为特色的高效农业产业集群。同时,建成都市型田园经济综合体10个、粮食基地67个(含家庭农场)、果蔬产业园32个,所有这些当年实现经济效益5.13亿元。二是聚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两年,汇聚各路磅礴力量,着重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先后高标准建成周庄祁、锦溪计家墩、山湖六如墩、张浦尚明甸等一批集乡村旅游、民宿经济、众创空间、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精品项目,先后推出乡村旅游点705个(含民宿),观光农业营业收入62525万元,以及推出“昆味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立“昆意农”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2018年营销额达4.2亿元。三是扶持壮大龙头企业。通过修订完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办法,促进其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共有各级龙头企业43家,其中昆山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在苏州地区唯一入选江苏省现代农业示范园,三年内可获得省级奖补资金5000万元;三维园艺等7家省级龙头企业凭其科技创新,产品热销,今年一季度销售额达10.8亿元。还组建了青禾食用菌、润正生物等有限公司产业联合体,并在江苏股权交易中心“农业”成功挂牌上市,优势明显,发展前景看好。

人才振兴注入新动力。“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乡村振兴全靠人才支撑,有了人才,再大的坎坷就能闯过,再多的难题就能解答。昆山从上到下确立唯有人才振兴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的理念,抉择多渠道培育、引进、提高农业农村有用之才,让人才与土地、资金、产业充分结合,促进良性循环。一是积极培育实用技术人才。在过去多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基础上,去年以来承担国家“探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试点”改革试验任务,在全国率先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成人高等学历免费教育,率先在江苏建立首个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率先出台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全市累计已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083名,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二是大力招引高端专业人才。充分运用市场化机制,积极发挥国有资本引领作用,全方位引进专业化、市场化经营团队,助推乡村振兴。中国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工程院院士崔恺主持设计的锦溪祝古砖窑文化馆项目,被住建部评为“田园建筑一等优秀实例”就是有力佐证。三是挖掘培养优秀乡土人才。近几年昆山把培养乡土人才列为“人才新政33家”八大计划之一,创新出台《昆山市乡土人才评选暂行办法》,已评选认定农业技术、能工巧匠、文化传承、时代乡贤4类29名首批乡土人才,已命名8个乡土人才工作室,落实政策资金213万元。

文化振兴彰显新内涵。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保护好、传承好、发扬好是文化振兴的应有之义。一是大力涵养文明新风。昆山致力于以德治人,实施文明村、文明家庭等文明“细胞”工程,从细微处着眼,着重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经测评已达到指标的文明村1160多个,占其总数的70%以上。如今昆山已成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江苏试点城市,有效推动广大农村移风易俗、风化俗,初步形成统一的“红7条、白9条”新风民约。二是坚守农村乡愁古韵。围绕擦亮昆曲和顾炎武、祖冲之三张文化金名片,传承弘扬地域特色文化、举办戏曲百戏(昆山)盛典,设立“昆山市顾炎武日”、全周率创始人祖冲之日,打造昆曲特色小镇,落实古镇保护规划,先后落实4个古镇、2个古村落、15个古建筑的修复保护,推进周庄、锦溪、千灯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江南水乡古镇”项目,锦溪祝古窑遗址申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编纂出版了《昆山革命老区发展史》,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爱国热情。三是繁荣发展乡村文化。采取综合措施,舍得增加投入,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和公共文化建设,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工程,高标准完善镇、村综合文化站等文体配套设施,持续开展“三下乡”“欢乐文明百村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长三角民歌交流演唱”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全面推进村庄文化的繁荣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昆山图书服务已覆盖各乡村,全市先后建成图书馆分馆37家,24小时自助图书室7家,图书流动点160个,智能图书框15台,切实把“精神食粮”送到农村千家万户,文化惠农使百姓“幸福指数”攀升。

生态振兴拓展新路径。此举旨在发展农业绿色生产、打造人们宜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培育特色田园综合体。一是全面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和农村人环境整治考核“红黑榜”制度。广受百姓称赞的是全市编制的369个村庄农民可自费翻建住房规划,预计到今年底农房翻建任务可完成60%左右,由此,广大农民从忧其房到有其居,忧其屋到优其屋,新翻建的农民住房大多是乡村小别墅,设计新颖别致,比城里居民居住得更宽敞、更气派。同时,高质量建设田园乡村,全市先后被列为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村10个,其中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综合体试点村6个;美丽村庄提档升级,全市已建成省级美丽乡村4个,苏州市级三星级康居乡村121个,昆山获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二是构建乡村“旅游线”。通过村庄深度整治,发展稻田文化,以区域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周庄东村、祁浜,锦溪计家墩等一批村先后入选省“乡村振兴旅游富民先进村”或“乡村旅游发展典型案例”,以点串线,新颖乡村旅游入选苏州市十佳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田园农耕文化旅游入选苏州市十条乡村旅游特色线路;昔日的陆家夏架桥、千灯歇马桥、巴城凤凰、张浦新塘等13个革命老区村,通过村庄整容改观,如今变成了传承红色基因的旅游特色景区,点燃了人们的爱国热情。三是深入开展农村“两项革命”。一方面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全市已投入资金1.68亿元,新建改建厕所总量达1866座,其中农村公厕1334座,做到城乡全覆盖,超额完成全市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任务,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另一方有序推进“垃圾分类处理”革命,不到两年时间,全市42个城乡住宅小区实施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模式,精致打造20个垃分类样板小区,建设65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就地处置站,覆盖102个行政村,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覆盖率达90%。山湖镇被评为苏州市农村垃圾分类处理试点镇。由于群众比较自觉守规矩,有力推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较好地治理农村脏乱差的痼疾,构成了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组织振兴探索新举措。昆山创新探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一是创新组建乡村振兴“党建联盟”。构建市镇(区)村三级党群服务体系,先后建成“海棠花红”党群服务中心站点346个,组建“行动支部”441个,农村社区联动服务覆盖率80%左右,包括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社会化运营率70%左右、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接近100%;创立村支部书记学院,举办周庄祁村、周市北村乡村振兴讲习所,作为培训村支部书记的教育阵地;实施领导干部“一线攻坚工程”、退出领导岗位干部的助理工程,此举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肯定。二是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坚持走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乡村治理新路子,建立党员干部入户走访、厕所专管制、农贸市场挂钩等六项工作机制,推出公众评判庭、同心议事等一批村民自治创新做法。周市镇市北村村规民约特色、效果明显,获国家七部委联合表彰。三是大力培育“红色领头雁”。市委积极引导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拜名师、结名家、进名校“三名工程”,组织青年干部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先后从机关、事业单位选派30名优秀干部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动员退出领导岗位的专业干部担任村指导员,形成聚焦富民、全力共担,各方协调的良好局面,建强村党组织队伍,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昆山市乡村振兴工作虽取得了良好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诸如农民持续增收后劲不足,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农村人居环境出现整治易、管好难的新问题,且发展不平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需深入推进,高端、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不完善、规模不大;农业建设用地供给量明显不足、乡村振兴急需用地矛盾尚待化解。

                          (昆山市人大原副主任、市老促会顾问 张树成)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竹辉路158号

电话:0512-65732776(老促会)、0512-65153675(基金会)

邮箱:

版权所有:苏州市老区开发(乡村振兴)促进会、苏州市社会帮扶基金会

苏ICP备19052090号-3

苏公网安备32050802012014

苏州社会帮扶网官方网站

苏州三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