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 扶贫开发

综合施策 精准帮扶

——常熟市新一轮集体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的调查
浏览量:497    创建时间:2019-08-07 10:07:18

今年初,苏州市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集体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的意见》,提出从2018年开始,用三年时间继续对集体经济薄弱村实施精准帮扶,确保重点扶持的100个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到2020年稳定性收入全部达到250万元以上,人均1000元以上,拉开了新一轮农村扶贫帮困工作的序幕。最近,我们对常熟市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了相关部门、辛庄镇和9个村、企业领导的情况介绍,总体感觉,本轮扶贫转化工作基础较好、措施扎实,对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仍应引起高度重视,做到精准施策。现将调研情况整理如下。

一、多轮帮扶,夯实了基础

从1991年开始,常熟市就着手对集体经济薄弱村进行排查摸底,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壮大发展村级经济,至今已经进入第九轮,积累了很多有效的做法和经验,帮扶成效比较显著。

上一轮2015-2017年汇总情况显示,列入市镇两级集体经济帮扶的39个行政村,都依据村的区位、现状、资源禀赋等,编制了经济发展实施方案,通过项目建设、落实帮扶政策,推进存量资源整合、提高存量资产产出、增加经营性物业收入,全部实现了村级稳定性收入超过200万元的目标。2017年,常熟全市集体经济薄弱村村级稳定性收入为13605万元,比2014年增长50.9%,年均递增14.7%,村均达到358万元。

常熟市委农办负责同志介绍,上一轮扶持工作中,集聚市、镇和薄弱村的财力,用于经济发展项目建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三年中,全市共实施经济发展项目23只,其中收购优质资产项目10只、收购额6571万元,参与联合抱团项目3只、投资5875万元,单独建设项目4只、投资2436万元,投资入股项目3只、投资额1350万元,设施农业项目1只、投资额230万元,这些项目形成后,每年可为薄弱村增加村级经营性收入1266万元。全部投资中,薄弱村投资16462万元,占63%以上,各级财政拨付帮扶专项资金9529万元,占36.66%。

新一轮帮扶工作,常熟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将帮扶工作摆上重要议程日程。从新确定的28个薄弱村情况来看,长期坚持的薄弱村帮扶转化,为新一轮帮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以辛庄镇为例,上一轮13个村全部完成脱贫转化目标,村级可用财力总额3193万元,平均每个村245万元。按照苏州市确定的标准,该镇有10个村列入新一轮帮扶名单。10个村的村级总收入为5051万元,村均505万元;村级稳定性总收入2359万元,村均236万元,人均稳定性收入672元。毫无疑问,在这个起点上展开新一轮的帮扶转化工作,已经有了较为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综合施策,继承中创新

常熟市委农办按照上级要求和本地实际形成了实施方案(草案)。从介绍中我们了解到,方案提出的七项措施,大多是以往实践积累起来的成功做法,也有一些新的创新亮点;方案强调强化保障机制的五个方面,综合了以往有效的规定做法,也还有新的要求部署,为新一轮帮扶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分析新一轮28个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情况,其中既有稳定性村级收入不足250万元,人均不足1000元,符合苏州市标准的;也有村级稳定性收入在各镇(街道)位于末位的,这延续了常熟以往的成熟做法,充分考虑到整体发展、平衡发展的实际需要。

常熟新一轮帮扶的七条措施是:1、建立挂钩制度。以镇(街道)为单位,由市四套班子有关领导分别挂钩联系,理清发展思路,制定转化计划,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各镇(街道)明确1名领导,具体负责帮扶工作措施的落实;组织一批市级机关、企事业单位挂钩帮扶,给薄弱村以资金、项目、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实质性支持。2、加强组织建设。打破地域、身份、行业限制,采取公开招聘、异地交流、机关下派委任等方式,选拔一批理念新、懂经济、敢创新、会经营、善管理的优秀人才,充实配强村两委班子。在镇机关中选拔一批中层以上优秀干部担任“第一书记”,指导和帮助建强组织、兴办惠民实事、加强基层治理。采取多种方式,组织专题培训,提高村班子成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3、开展结对帮扶。组织28个先锋村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组织20家规模以上优质工商企业结对薄弱村,扩大2010年推出的这项措施取得更多成效。4、提升内生活力。指导薄弱村发挥资源、区位、产业等比较优势,精准施策,或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对村级财力增长的贡献份额,或开发建设农旅融合发展项目,增强造血功能。5、优先安排基础设施。相关部门组织实施的农田水利、高标准农田、低产田改造等,优先安排薄弱村;美丽乡村建设、村道改善、镇村道路提档升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生活污水处理、河道疏浚、黑臭河道整治等,优先向薄弱村倾斜。6、统筹扶持平台。组建市级政策性扶持发展公司,薄弱村参股70%、市国资企业占股30%,投资开发区建设标准厂房等经营性物业;所需建设用地,由薄弱村整合非农集体建设用地置换;市镇两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每村每年各100万元,作为公司注册资本;公司投资开发项目的融资,前三年两级财政各按50%的比例贴息;各项建设规费、税收,市、开发区留成部分全额反馈薄弱村。苏州市财政的帮扶专项资金,也统一由公司用于投资开发项目。7、建立公共服务补偿机制。每年给予薄弱村50万元、20万元不等的公共服务综合补贴,市镇两级各承担50%,专项用于村公共事务支出;增加镇财政对薄弱村定员干部报酬的补助比例。

把握实情,重点统筹,综合施策,将成为常熟市新一轮帮扶工作的最大亮点,尤其是组建市级强村发展公司,在市级层面上实施大统筹,将资金、资源、项目、人才、技术、管理上的各级各类优势进行整合,在更高平台上助力薄弱村经济持续增长,给我们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在辛庄镇,我们看到常熟市的七项措施正在逐一落地,而且镇党委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务实举措,其中“一村一档一策”的实行、政策配套的细化、全镇抱团发展的力度,以及提升农业竞争力的计划安排,都将为加快薄弱村脱贫转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政策配套上,力度之大,辛庄镇超过了以往。比如对村级资产腾笼换鸟后企业亩均税收5万元以上的,按地方留成50%返还薄弱村,亩均不足5万元的租赁标准提高20%;“三优三保”每年每亩20万元的基础上,再增加4000元补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每年每亩补助200元,建造集体库房主体建筑每平方米补助150元;保留村庄主干道建设,按投资总额的30-40%给予补助,等等。抱团发展上,手笔之大,辛庄镇也超越了历史。构建镇级集体资产统一管理平台——新农庄投资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将小而散的村级集体资产聚合在一起,共享更多、更优质的投资渠道和项目。比如充分利用苏州、常熟两级扶持政策,加快推进一批优质村级联合体项目的改造升级;继续推进优质资产兼并收购工作,计划三年新增薄弱村经营性用房不低于8万平方米。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套“输血”与“造血”组合拳的打出,辛庄镇薄弱村转化工作将会收到令人鼓舞的实效。

三、脱贫转化,着力在精准

调研中,10位镇领导、村书记、公司负责人和调研组同志,就新一轮脱贫转化工作的难点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许多意见、建议和思考。从中我们深切感到,薄弱村脱贫转化,镇村压力最大、难点也多;能否取得预期或更好的新一轮帮扶成效,关键在于找准问题,精准施策。这些来自第一线的信息非常珍贵,对于做好新一轮帮扶工作、持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力争苏州在扶贫帮困的制度安排、制度设计上走在前列,具有重要的问题意识和启示作用。归纳调研座谈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希望多得到上级资金扶持。座谈中,村书记都谈到了村里开支巨大,现代农业建设、美丽村庄建设、日常保洁,村干部工资都是刚性支出。辛庄镇杨中村由4个村合并,人口5000多,集体经济年稳定性收入人均只有600元。村书记是镇里下派到薄弱村帮扶转化后又调到这个村的。他说,每个村书记都想发展好一个村,但苦于没有出路,村级收入增长很难,刚性支出却不断增长,每年村里要支出保洁费150万元,干部人头费100万元,两项就是250万元。辛庄镇洞港泾村由7个村合并而来,本地人口6800多,300家企业,吸引外来人口13000人。村书记认为,行政村太大,也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村子太大,问题也多,十一、二个村干部,主要精力只能放在社会管理上。村子大了,人口一多,管理成本也大,光环境保洁一年就要150万元,美丽村庄几个“化”没有力量再去办。座谈中大家提出,村级是自治组织,承担着不少社会管理责任,希望得到财政转移支付。有的同志还提出,村里筑路、河道保洁、清运垃圾等等,全靠村自己掏钱,外来人口多了,村集体负担吃不消,希望尽快消除这种城乡二元结构的弊端,村级也应享受政府公共财政的红利。

2.希望给予集体经济薄弱村更多政策倾斜。集体经济薄弱村有着各自的历史原因和社会的原因。辛庄镇乡镇企业转制时比较“彻底”,村办企业的设备、房屋、土地都一次性转了,现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难度很大。2016年镇里组建了“新农庄投资经营管理有限公司”,20个村各出资50万,自负盈亏,业务范围广泛,如收购旧厂房、参与集镇建设等,至今共投了5个项目,投资额1.5亿。初创时没有收益,由镇里给予6%的补贴作为村投资的回报。各村抱团发展,是一条出路,但如果得不到政策扶持,由于各种因素,难以和其它市场主体竞争。按公司制组建的农村集体经营联合体,要按章纳税,要提折旧、积累,管理运行成本也高,年终分红压力大。对这类村级联合体,尤其是帮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组建的类似经济体,大家建议政府给予税收上的优惠倾斜,优惠而来的资金主要用于村级公共服务。大家还提出,对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给予优质资产、资源的照顾,让优质资产、资源成为村级财力增长点,为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输血”,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座谈讨论中,有同志提出,今年上级为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安排了项目扶持资金,但根据以往项目审批情况,因涉及部门多,审批周期长,建议上级相关部对这类项目的审批开通绿色通道,及时办理,使帮扶资金早日见效,同时对审批中发生的规费给予减免照顾。

3.加强一村一策务实施策。许多集体经济薄弱村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只有认真分析解剖,理清思路,扬长避短,一村一策,务实施策,才能取得帮扶成效,加快实现薄弱村转化。讨论中一些薄弱村介绍分析了本村现状,希望得到更多实质性的帮扶。

海虞镇虞南村三分之二村域规划为火车站区域,村里没有集体收益来源,通过上级帮扶,购买了一个综合体楼房,目前村有360万元年收入。看到周边服装企业多,打工者无地方住,想建集宿楼,但缺资金,希望得到帮扶或借贷。

支塘镇支东村划归镇区后,村里仍有耕地6000多亩,6个小企业,村级年收入160万。目前集体经济薄弱如何转化?村里一是希望上级在优质资源配置上力度再大些,最好将划到镇区的优质资产转让给村里,使村里有一定的收入来源。二是因地制宜发展生产,村里的6000多亩耕地,因地处半高乡,土壤沙质化,不适合种水稻,农户流转出来的2600亩耕地村集体考虑种苗木,希望得到上级支持。

梅李镇珍南村地处市镇建成区,但土地、物业都不属于村里,村里有管理义务,而无收益。还有董浜镇天星村就在镇区域内,60%的农户己拆迁,村里耕地从6000亩减少到只剩100亩,集体经济靠什么发展?希望一地一策地得到帮扶。

4.因地制宜搞好集宿楼建设。随着331”整治行动计划,外来打工人员住宿紧缺。大家在讨论中认为,建造集宿楼是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经济的一个门路。尚湖镇蒋巷镇村书记是新上任的支部书记,这些天正忙着追讨欠租。他认为,自己刚上任,讨欠租金,筹集资金,建造标准厂房和集宿楼,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重要一着。董浜镇天星村书记却坦诚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说331”、“两彻底”以后,许多地方急于建打工集宿楼,但根据以往我们经历过的情况,感到还是要谨慎,事情并不好办。公安对人口流动监管很严,你打工楼建多了,外来人口进来多了,安全风险也上去了。另外用地问题也不好办,我们村想建打工楼多年了,但涉及用地性质一直是“工业用地集宿用”,而苏州市政府规定必须是“居住用地”。由此,我们的打工楼建了多少年,第二期至今还没建成。大家听了都觉得,应恳请上级相关部门能帮助这些集体经济薄弱村想个办法解决;作为村里,当然也要认真考虑到安全因素及管理工作。

苏州市“三会”、常熟市“三会”调研组执笔:钟勤华)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竹辉路158号

电话:0512-65732776(老促会)、0512-65153675(基金会)

邮箱:

版权所有:苏州市老区开发(乡村振兴)促进会、苏州市社会帮扶基金会

苏ICP备19052090号-3

苏公网安备32050802012014

苏州社会帮扶网官方网站

苏州三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