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区农村党支部的使命担当
常熟市海虞镇汪桥村的红色记忆和发展变迁
浏览量:474 创建时间:2021-09-23 15:02:16
中共常熟市海虞镇汪桥村党委的前身是成立于1939年10月的中共汪桥支部。直至1996年4月,由中共常熟市委组织部批准,撤销汪桥村支部成立汪桥村党委。经过80多年的薪火相传,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中共汪桥支部,发展到现在的中共汪桥村党委,己拥有119名党员,分设10个支部。这个常熟老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了让村民过上好日子,担当起带领村民跟着共产党走向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在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践行着初心使命,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建设乐居旺业、文明富裕、美丽幸福的新汪桥奋斗不息。
汪桥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下辖14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522户,户籍人口2047人,外来流动人口1700人左右。2019年全村实现工业总产值22.96亿元,缴纳税金5332万元,现有村集体净资产11357万元,2019年村集体总收入1668万元,实现当年村集体可用财力1439万元,人均可用财力70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060元。汪桥村先后获得“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康居村”“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村民自治模范村”“苏州市先锋村” “苏州市文明标兵村”“十佳最美乡村”等荣誉称号。
出生入死求解放
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1月19日常熟沦陷。1938年8月初,中共常熟县委直接组织和领导的常熟人民抗日自卫队(简称民抗)第一大队在梅李塘桥周家宅基成立。从此,常熟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武装抗日斗争烈火在梅塘两岸越烧越旺。地处梅塘河北岸的汪桥农村,一批青壮年农民跟着共产党,积极投身抗日斗争,有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10月16日,中共常熟县梅北区区委书记徐坪、委员杨菊芬召集共产党员薛伟良、薛根金、周祥林、季永生集中在季永生家里,召开秘密会议,成立中共汪桥支部,并选举薛伟良任党支部书记。
中共汪桥支部成立后,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纲领,明确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和当前开展民主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阶段性任务。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党支部带领共产党员和村民群众与日本侵略者、国民党反动派及黑暗势力进行了艰苦卓绝、不屈不挠地斗争。汪桥支部成立后不久,根据“民抗”司令部指示,处决了6名作恶多端的土匪首要分子,惩罚了下乡逼租的地主恶霸胡老老,使汪桥人民看到了团结反抗的力量,增强了夺取胜利的信念。党支部在村民中动员青年积极分子参加民抗部队,武装打击日本侵略者,先后有张炳生、黄金�烈士在同日军战斗中牺牲。党支部还秘密进行抗日宣传,组织党员和积极分子深夜到梅李塘桥、周行横泾、何村坎里及近城的兴隆、九里等小集镇上刷抗日标语口号,造成抗日宣传声势,震慑日寇和伪军,鼓舞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
中共汪桥支部带领党员和积极分子,瞅准时机,有效打击敌人,他们武装伏击敌人的运粮船,缴伪警察的枪支,夺取日伪的粮食。他们开展拆桥破路、倒电杆、剪电线行动,切断敌人的交通、通讯,打击日伪军。
汪桥村支部成立后,成为我党的地下交通站。1939年深秋,上级把民抗司令任天石的母亲和儿子转移到汪桥,汪桥支部掩护和悉心照料这一老一少,安全隐蔽8个月,直到奉命转移。汪桥支部经常负责密信传递、情报收集、人员接送等秘密交通联络任务,他们勇敢机智地一次次躲过日伪军搜查,顺利完成任务。1941年下半年,日伪发动对我苏常太抗日游击根据地残酷“清乡”,支部书记薛伟良和区委委员杨菊芬因身份暴露必须转移,他们扮成兄妹机智勇敢闯过关口,成功脱险。1943年7月的一天,武工队朱英和周亦航化装成农民来汪桥支部传达上级指示,当听见望风的小孩在外面喊“东洋兵来啦”,支部书记薛伟良为了转移敌人视线,主动引开敌人,躲过了30多名日伪军的一路追杀,成功使朱、周两人得到安全转移。
1946年5月,国民党当局对苏常太革命老区发动武装“清剿”,中共汪桥支部按照上级指示开展反“清剿”斗争,加强情报收集、传送,及时掌握敌人动向,掩护地下工作者,阻挠敌人行动部署;教育警告“两面派”,惩罚顽固派和叛徒特务;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为了迎接常熟解放,汪桥支部积极配合武工队斗争,为武工队搜集情报,解决食宿,当好向导。1949年4月27日,武工队进城,终于迎来了常熟解放。
千辛万苦创基业
解放初,国民党留下来的广大农村,百孔千疮,万户萧疏。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迫切希望发展经济,改善生活。中共汪桥支部坚守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的心愿,带领村民群众经过土地改革和合作化道路,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聚精会神抓好农业生产,千方百计提高粮食产量,探索经济发展新路,打好经济发展基础。
1951年-1954年间常熟连年发生洪涝,1954年洪水超警戒水位达4个月之久,水灾严重影响人民生产生活。面对连年自然灾害,大兴水利建设,促进农业生产摆上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位置。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汪桥支部带领村民每年集中劳力投入开河筑堤,修渠挖沟,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挑走坟墩,平整土地,开垦荒地,增加良田面积,建设旱涝保丰收的高产基本农田。经过多年努力,全村建设起土地平整,沟渠配套,灌排分开,随灌随排的标准农田。
为了粮食高产,汪桥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大力开展科学种田活动。三麦种植推广“薄片深翻”,水稻坚持合理密植,精耕细作,提高耕作水平。为了多施有机肥料,村里大力开展积肥造肥,靠积肥造肥来提高施肥量,夺取高产量。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应国家之需,汪桥村耕地全部种植双季稻三熟粮。由于两季水稻的生育期短,夏熟作物收割后就要抢种前季稻,前季收割后又要抢种后季稻,抢收抢种分秒必争。就凭信心和毅力,靠双手战天斗地夺高产。汪桥大队(村)水稻亩产超过1200斤,三麦亩产达到450斤,种出了当时苏州地区粮食亩产的高水平。
夺得粮食高产后,如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党支部经过思考认为,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必须发展村级经济,在当时“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大形势下,汪桥村党支部顶着压力,冒着风险,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建办企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1962年,他们根据本地有土纺土织传统的优势,办起了大队(村)布厂,1965年办起了大队竹器厂, 1976年,村里又办起了石灰厂。村办企业的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农民就业,更为后来发展乡镇企业培养了经营人才和技术力量,为村级经济发展奠定了基业。
改革创新谋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汪桥村党支部顺应改革开放大潮,率先推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生产力的大解放。党支部及时把群众中蕴藏的积极性引导到发展经济、追求美好生活的奋斗中来,以“四千四万”的精神,请师傅、筹资金,学技术,跑供销,大力发展村办企业。短短几年中,汪桥村先后办起了化工厂、五金机电厂、电器控制设备厂、纺机厂、经编织造厂、泡塑包装厂、绣花厂和陈塘集贸市场,成为当时周行公社(乡)第一个工业产值超千万元、利润超百万元的大队(村)。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汪桥村对村办企业实行“产权明晰,权责分明、管理科学”的产权制度改革,与面上“一脚踢”的方式不同,汪桥村集体企业的改制实行动产转让,不动产由村集体持有向企业出租使用,使企业得到了更好发展,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村办集体企业转制以后,汪桥村党组织对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没有止步,始终坚守发展经济,造福村民,让村民过上好日子的心愿,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他们通过上报批准,建办工业小区,建造标准厂房,到2008年,村级物业用房达到8.6万平方米。筑巢引凤,招商引资,先后引进工业企业30家。近年,他们又创新经济发展模式,联合其他村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在全镇首创抱团开发新模式,扩大集体资产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村级经济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
汪桥村党组织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成果由全体村民共享。上世纪90年代开始,汪桥村党组织带领村民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村里实际编制和修订村庄建设规划,农民承包土地全部流转集中,实现了全村农业种植区、工业区、居住区的功能定位。从1995年至2008年,汪桥村全面实施老村改造,同时按照新的集居区规划,建造了162幢独院农民别墅。1999至2008年,村组道路实施硬化,村主干道亮化。从2007年开始,结合村庄环境整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投入5000多万元,建成汪桥生态园、曀周生态园和苗木基地,全村绿化覆盖率达到56%。从2013年开始,投资4400万元,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创建三星级康居乡村,优化生活环境、居住质量。汪桥村为村民购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财产保险、重大疾病保险和60岁以上老人寿险,对60岁以上老人等特殊群体发放生活补助。2006年,汪桥村成立社区股份合作社,将4800多万元村集体净资产量化到村民,每年向村民分配股红30多万元。2016年实施股权固化改革,每年分配股红64万元。改革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村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越来越好,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乡村振兴绘新图
进入新时代,承载着红色血脉的中共汪桥村党委,带领干部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土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汪桥村原有近200亩老旧工业区,建有厂房近1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大部分是轻纺和机械制造,大多建于上世纪90年代,厂房老旧,布局零乱,土地产出率低。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并经市里批准,他们以创新驱动发展,整合土地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制定科学规划,于2019年12月开始启动老旧工业区的更新改造,更新改造完成后可建成工业厂房18万平方米,引进科技含量高,税收产出好,环保节能型的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及商贸物流企业入驻,年收益租金从改造前的1400万元预计可增加到5000万元左右,预计缴纳国家税金可达6000万元左右。老旧工业区更新改造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产出率,提高了入驻企业科技含量,环境得到了优化,村级财力得到很大提升。工业返哺农业,将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汪桥村党委注重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人居环境和乡村旅游业态同步提升、融合发展。如今的汪桥村,只见村道两旁屋舍俨然,庭前花团锦簇,屋后果蔬满园,鸟语花香,满目青翠。
汪桥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提升村民文明素养,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促进社会和谐,提倡共治共享,建设幸福汪桥。去年汪桥村还推出文明有礼细则,对村民遵守村规民约、积极参与乡村治理的行为给予奖励,并对环境卫生、垃圾分类、绿化美化等进行考核。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在汪桥村日益彰显。汪桥村还组建“汪桥阿姨”养老服务团队,为特殊群体提供免费上门服务,发扬敬老、尊老、助老的文明乡风。在推进全民学习中,村里又专门设立“汪桥奖学金”和“学习标兵奖”,由爱心企业一起参与,对录取本科类大学的学生,小学、初高中的“三好学生”、“品学兼优”学生分类给予奖励,对困难家庭学生给予助学帮扶。
改革开放再出发,砥励奋进创新业。中共汪桥村党委继承弘扬光荣革命传统,矢志不渝,正在带领汪桥村民为建设“乐居旺业、文明富裕、美丽幸福”新汪桥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