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 现代农业

优化产业结构 做强现代农业

——吴中区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浏览量:419    创建时间:2019-08-07 10:25:58

近年来,吴中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苏州市“四个百万亩”农业布局,坚持特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的目标定位,大力实施优质水稻、特色茶果、地产蔬菜、高效花木、特色水产、健康畜禽、休闲观光农业“6+1”工程,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做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8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46.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6万元。

一、突出区位优势,做精优质水稻

构建完善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相配套的粮食稳产高产标准体系。一是固定水稻生产基地。以横泾、临湖、甪直、光福等地基本农田为基础,划定2.6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加强横泾、车坊水稻示范方带动能力建设,推动胥口、临湖等一批千亩水稻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吴中大米”公共区域品牌,“临谷香”“湖嘉”牌地产大米成功获评“江苏好大米”特等奖。二是提高品种优质化率。坚持选育和引进优良品种,提高良种覆盖率,大力推广一批口感好、营养丰富、商品价值高、适合本地市场的部颁二级以上优质粳稻品种,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达到100%。鼓励发展绿色大米、有机大米等高品质稻米。三是优化耕作生产方式。推广水稻机插、精确定量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不断提高水稻生产能力。重点打造澄湖、横泾、临湖、胥口、光福五大优质稻米生产基地。

二、强化资源保护,做强特色茶果

重点发展茶叶、枇杷、杨梅等优势资源品种,构建规范高效产业体系。一是优化茶果种植结构。抓好茶果标准园和示范基地建设,加大茶果科研攻关力度,大力推广高新适用新技术,提高茶果品质与档次。借助果茶间作成功模式,全面实施果品结构调整,压缩柑桔面积,优先发展枇杷、杨梅等特色时令夏果。投资600万元在东、西山建设总面积70亩左右的枇杷物联网应用示范园。二是改良山区茶果生产设施。针对西部山区茶果生产区路难走、水难灌、果难运等现状,在东、西山茶果集中区进行基础设施条件改造,建设区域性小型水库、水池及喷滴灌设施。三是加强产业链建设和质量控制。针对果品采摘期集中、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的缺点,积极研究推广早熟、晚熟新品种,延长采摘期;加大果品贮藏保鲜研究力度,开发特色果醋、果酒、枇杷花茶、碧螺红茶等保健果品和旅游产品。进一步做大做强碧螺春茶叶产业,强化品牌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监督检查,提高品牌声誉和价值。重点打造东西山碧螺春茶园、东山双湾优质果品基地、临湖和胥口特色夏果园、东山白沙枇杷园、西山秉常青种枇杷园、东西山杨梅园等。

三、加快基地建设,做大地产蔬菜

坚持突出重点、优化布局、转型升级、产销衔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保障市场供给和增进农民创收。强化和完善“菜篮子”区长负责制,进一步推进永久性蔬菜基地建设,东部平原重点建设澄湖万亩水生蔬菜基地。西部山区重点建设西山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果蔬基地,升级改造2000亩东山蔬菜示范园。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以示范园区建设为抓手,建立一批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营、产业化发展的现代园艺生产基地,大力发展设施栽培和节水栽培,扩大设施蔬菜种植面积,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结合吴中区农耕文化旅游项目,挖掘、建设“水八仙”、香青菜等地方特色种质资源库,强化品质建设,提升品牌内涵。重点打造东山吴巷蔬菜园、澄湖江湾万亩“水八仙”基地、东山太湖莼菜基地等。

四、注重特色培育,做优高效花木

以稳定面积,调优结构,培育特色花卉和绿化苗木为重点,推进花卉苗木规模化基地建设,进一步培育各级重点花木龙头企业,做大规模,做强品牌,不断增加苗木的商品成交量和市场交易额。提升藏书花木、光福苗木等一批特色花卉苗木基地和园区,调优苗木种植内部结构,进一步提高苗木规格和档次,逐步实现规模化经营。做强“园博园”品牌,结合都市农业旅游,积极引进优质花卉品种,打造特色园艺休闲观光基地,全面提高花卉苗木产业综合效益和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木渎镇天池村“苗木产业科技示范园”、度假区乡土树种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和20个特色精品苗木园。

五、加快转型升级,做好特色水产

以提升万亩现代渔业示范区为核心,加快推进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一是进一步树立太湖蟹核心品牌。太湖蟹产业以临湖、东山两大生态养殖区为龙头,形成蟹苗定向繁殖、蟹种自育、商品蟹生态养殖、河蟹交易一条龙的产业链,推进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通过太湖蟹品牌培育推广工程,拉动旅游消费市场对太湖蟹的需求量,增强太湖蟹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二是加快特种养殖结构调整。探索适合全区范围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大力推广池塘循环水养殖、稻鱼共生养殖、鱼菜共生养殖、多层次循环立体养殖等水产生态健康养殖。以发展现代水产养殖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建立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三是着力拓展渔业产业链。发挥吴中区的区位和资源优势,着力发展集渔业、垂钓、观赏、度假于一体的都市型休闲渔业,建设集生态养殖和观光旅游于一体的休闲渔业基地。进一步完善交易、物流、加工、展示、技术服务等农业生产服务功能,切实加强渔业资源增殖保护,实现农业产加销一体化。重点发展临湖现代渔业产业园、甪直万亩水产养殖基地、东山万亩池塘标准化养殖区。

六、调整畜牧结构,做实健康畜禽

加大太湖羊、太湖鹅、太湖猪种质资源保护力度,强化标准化规模畜禽养殖场管理,加快生猪屠宰行业清理整顿和转型升级,按区域布局建设完善好3个畜禽集中屠宰场。一是优化布局推进生态健康养殖。按照“种养结合、畜地平衡”的原则,科学确定全区畜禽养殖总量、品种和规模,合理规划畜牧业布局,确定畜牧业用地。加强以太湖鹅、太湖羊为重点的特色种质资源保护,优先支持适养区畜禽养殖,尝试在适养区甪直建立大型生态养猪场。二是加强动物检疫和卫生监督执法。实现规模养殖场(小区)产地检疫覆盖率达100%,定点屠宰场(点)屠宰检疫覆盖率达100%,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病种应免密度达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80%以上,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合格率达100%,规模养殖场生猪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三是推进畜禽屠宰行业清理整顿。淘汰落后产能,不断提高屠宰行业集中度,切实规范屠宰市场秩序。逐步推进牛、羊、禽集中屠宰,逐步实现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全产业链经营。重点建设太湖羊和太湖鹅保种场、藏书山羊屠宰场、吴中区华统定点生猪屠宰场、吴中区无害化处理中心。

七、打造地方特色,做旅产

创新发展农旅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挖掘农耕文化内涵,注重参与体验,加大休闲农业资源与文化、旅游的整合力度,鼓励“农业+”、“旅游+”,开发太湖农家休闲游、城郊短途踏青游、美丽田园观光游、回归自然养生游和市民慢生活健身游等休闲农业旅游产品,打造集农业生产、农耕体验、文化娱乐、教育展示、生态环保、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吴中现代休闲农业特色产业带和产业群。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全区农业休闲旅游不断创新,从以“农家乐”经营模式为主向依托一产、融合二三产业、逐步打造特色化、多样化、精致化农业旅游综合体不断转变,培育了旺山等一批农文旅融合省级生态旅游小镇,舟山核雕、光福玉雕等一批特色手工艺品加工旅游小镇,横泾东林渡、东山西巷等一批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东山文旅电商产业园等一批旅游综合体,金庭虚舍等一批市级旅游精品民宿,全区农业休闲旅游观光基地近300家。大力促进粗放型农副产品、手工艺品向精细化旅游特色商品发展,重点培育“太湖礼物”旅游品牌。2018年全区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收入达6.24亿元。

                             (吴中区“三会” 执笔:陈江)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竹辉路158号

电话:0512-65732776(老促会)、0512-65153675(基金会)

邮箱:

版权所有:苏州市老区开发(乡村振兴)促进会、苏州市社会帮扶基金会

苏ICP备19052090号-3

苏公网安备32050802012014

苏州社会帮扶网官方网站

苏州三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