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三农”改革与发展的全新一跃
浏览量:388 创建时间:2019-08-07 10:50:41
年初,昆山市委作出了2019年推进六个方面工作“全新一跃”的总体布局,令人耳目一新,精神振奋。昆山“三农”工作在充分发挥近40年来积累的物质条件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马不停蹄,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大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了“三农”改革与发展的“全新一跃”。
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新一跃”
历史经验表明,关乎国计民生最重要的改革莫属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起到“一支动百支摇”的基础作用。忆往昔,围绕怎样处理农民与土地关系的实践探索从没停止过。清末和民国时期实行的封建土地所有制,那时的土地施行田底(所有权)、田面(经营权)两权分离,分别颁发的清田方单和执业田单,说白了主要为地主、资本家服务,因为70%左右的土地所有权被地主、资本家豪取巧夺所占有,绝大多数的少地或无地农户为了生存活命,无奈去承租土地或沦为佃农、雇农,承受地主、资本家的剥削与压迫。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土地改革,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耕者有其田,许多少地或无地农户纷纷分得了土地,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土地还权于民。农业合作化时期,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制,农户私人或合伙经营(含互助组、初级社)。人民公社化时期,实行“一大二公”制度,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改革开放后,进一步明确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公有制性质(含国有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营机制再由合到分,实现邓小平提出的农业发展实行“两个飞跃”的第一个飞跃,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从2012年起,昆山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将农户家庭联产承包的土地,凝心聚力推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在理顺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上“全新一跃”, 顺乎大势,深得民心。这项历史性的改革,2014年昆山在淀山湖、千灯镇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开,2016年全面确权到户。据市农办反映,全市该确权到户的承包土地已全面确权发证到户(开发区除外),先后有51348户农户领导确权的18.21万亩土地的权颁铁证,依法保护集体土地所有权不变异,农户家庭承包土地各项权能不动摇,农地经营者的经营权依流转合同得到有效保障,从而激活了土地经营权,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村承包地实行“三权分置”改革,意义十分深远。首先,这项改革与清末和民国时期施行的田底、田面“两权分离”不可同日而语,因性质不同,那时实行的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当前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制,从体制机制上依据党的政策,公开公平公正界定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其次,这项改革不仅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调动了经营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综合效益。近六年间昆山农业连年丰收,粮食亩产稳定在1100斤左右,农业总收入由2012年的41.65亿元上升到2018年的56.87亿元,年递增5.3%。第三,这项改革从根本上防止农民承包地被无辜兼并、经营者无辜被赶跑,并明确宣布农民土地承包权长久不变,衔接落实第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不变的政策,让农民吃了“定心丸”,稳住了农心,便稳固了农业基础。第四,农地制度的不断深化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发展,从改革开放以来土地制度的变革中,我们清晰地看到催生了大批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各类股份合作社茁壮成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大大加快了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步伐。
二、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全新一跃”
农业生产方式的演进、经营模式的变革、结构调整的创新,标志着农村改革开放以来革故鼎新的象征。昆山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以外向型经济为主轴的经济社会发展势如破竹,迅猛异常,农村征地拆迁全面铺开,农民纷纷进厂就业或独辟蹊径从事非农产业,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农地大征用,农民大转移,农房大拆迁,在这历史大转变的过程中,农民十分理智、有序地将自己承包的土地转移给愿意接包的种田能手或大户,决不让历史上出现过“弃耕抛荒”的现象重演,由此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迅猛崛起。昆山以先人一拍的姿态改变生产经营模式,农地经营由一家一户承包有序地分别转移到农业大户或市镇村办的农场、农业园区经营,经营机制再次由分而合,实现邓小平提出农业发展“两个飞跃”的第二个飞跃。至2018年,昆山全市10万亩水稻、10万亩水面、10万亩果蔬、10万亩花卉苗木的农保面积,99%以上实行了不同规模的种养业,涌现了淀山湖、千灯、张浦、巴城、花桥以“千亩良田”、“千亩果园”、“千亩湿地”为标识的现代规模农业的先进典型,市镇两级建成的现代农业园区面积达11.8万亩。
随着农业规模经营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全方位推动农业振兴、经济振兴、人才振兴、文旅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突出的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从种到收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操作、现代化管理,生产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而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落后耕耘方式将成为历史;二是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大大提高,近年来昆山农产品的品种不断增多、品质不断优化、产量不断增加、效益不断提升,不少农业大户成为农村致富的“状元”和带头人;三是田园综合体建设有序推进,全市已有张浦镇的金华北华翔华,周庄镇的祁浜三株浜村,锦溪镇的朱浜祝家甸村,千灯镇的歇马桥村被列为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试点,这样不仅使规模农业的单元由小变大、层次由低转高、生态由美变好,而且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农旅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壮大集体经济和致富农民的重要载体。去年以来昆山市委市政府先后实施559个农业重点项目,包括田园综合体、农业龙头企业、富民载体、农旅融合、环境整治等“十个一批”重点项目,总投资达98亿元,从而使农业综合效益“全新一跃”。据资料反映,2018年全市村均集体经济稳定性收入由2016年的537万元上升为585万元,最低的村可支配收入也均在200多万元以上;创建了苏州三星级康居村33个,培育了“千亩级”农业规模经营新型主体12个、乡贤人才29名、新型职业农民554名;推进了各类休闲观光农业健康发展,其营业总收入由2016年的6.3亿元上升为8.5亿元;拓展了全城旅游业的发展,其投资由2017年的11.8亿元上升到2018年的20.8亿元,其营业收入由2017年284.2亿元上升为2018年的307.8亿元,尤其是旅游市场结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2018年乡村旅游、古镇旅游分别占48.03%和30.75%。同时,建起了坚强的“村庄+合作社”新型基础党组织,经济薄弱村委派了第一书记,形成党建和现代农业同频其振的新格局。
三、农民生活水平提升“全新一跃”
昆山历来是江南鱼米之乡、富饶之地。但在改革开放前,大多数农民的生活还是比较清苦的。如今,昆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不只是体面的、致富的产业、享受着“皇粮国税”一分不交(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全免),国家对农业由取为予,对农民种粮、购置农具和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以及休耕轮作或湿地的土地等实行补贴,利好不断,实惠多多。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四十年间,全市涌现了不少农民已成为务工经商、发展旅游文化等二三产业的经营者、创业者,当起了大大小小的“老板”,其致富门路拓宽了,经济收入增加了,生活条件改善了,带领左邻右舍的村民共同过着殷实宽裕的小康、富裕现代的中康、大康生活,幸福洋溢在村民脸上令人十分欣喜。
就生活条件改善而言,农民幸福感不断增强。普遍反映,昆山绝大多数农户住上新楼房,使上热水器,用上液化气,装上宽带网,坐上小汽车,瓦房翻楼房、楼房翻别墅比比皆是,安装地暖、购买小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不少农民过着称心如意、宽敞宁静、超越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千年形成的城乡差距正在逐渐湮灭。
就生态环境整治而言,农民喜悦感不断增色。过去“农村”两字是脏乱差的代名词。自从中央提出发展“两型”农业(资源友好型、环境友好型)以来,农村生态环境日益修复,面貌焕然一新,亮起了靓丽的风景线。诸如,全面实行河长制,水质逐步变好,过去那样的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再现人间;全面实行农村垃圾集中收运、集中处理,而且分类处理率达90.2%,基本达到全覆盖,连“拾荒者”因捡不到有价值的东西而摇了头;全面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对衣食住行、婚丧喜庆、商品购买、文化活动、就诊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村民日常生活所需做到足不出社区就可基本得到满足,不少农户白天去工厂企业上班、傍晚回社区生活,男女老幼谈笑风生不绝,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农村社区俨然成了一个个的小城镇。
就经济收入提高而言,农民获得感不断提高。2018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1664元,比上年曾7.2%,比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201元增长200多倍。其中人均纯收入3万元以上的有42791户、2.5万元至3万元的有20637户,两者合计占农户60%多;人均纯收入不足1万元的下降2174户,占总户数2%,其中属低保户的由市镇两级财政补贴到每月纯收入945元,比上年增加70元,这在全国县级市中也名列前茅。对照中央提出到2020年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昆山已提前4年达到了要求。
就精神文明建设而言,农民满足感不断增多。据调查反映,农民在奔小康、现代化的道路上,“富口袋不忘富脑袋”,既刻求物质丰富,又讲究精神文明,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境界,卓有成效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融合、择优去劣、扬弃发展。可喜可贺的是,昆山针对当代独生子女的现实状况,如何解决招女婿或讨媳妇的双方家庭财产继承、老年抚养与照料等社会热点敏感问题,市有关部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积极引导实行“两头挂花幡”的婚姻模式,新婚夫妻的男女双方家里都有住房或花烛洞房,来回走动,互不嫉妒,心心相印,这样既承接了根深蒂固的传统家庭观念,又让财产继承、老人抚养等优良传统代际不断,实现“养老不离亲”的愿望,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独生子女家庭双方父母的这两大后顾之忧,而且有利于国家生育政策的延续,这无疑是当今社会的一大进步。
(作者系昆山市人大原副主任、昆山市“三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