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区桃源镇积极谋划 推进乡村振兴新举措
浏览量:651 创建时间:2019-08-07 10:55:11
过去的一年,吴江区桃源镇紧扣产业业态、城乡形态、环境生态和干部精神状态的转型升级,系统谋划推进乡村振兴新举措,制定实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各项工作措施,细化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全力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一、在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中推进乡村振兴
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大格局中,主动融入乌镇世界互联网小镇和南浔高铁新城的建设发展,统筹推进产城融合和镇村全域开发,以重点项目、优质企业带动镇村能级提升,壮大村级经济。一是突出规划引领,构建美丽镇村新格局。超前谋划镇村建设,高标准推进桃源、铜罗、青云3个动迁安置小区建设,总占地150亩,总建筑面积超20万平方米,为产业发展和百姓致富做好前提、基础工作。加快推进2个商业综合体项目前期工作,统筹推进农村道路交通、水电气输送、污水处理等基础配套建设,完成“一事一议”项目建设23个,总投资1146万元,提升农村宜居环境。二是加快绿色发展,释放产业转型新活力。推进农村“三优三保”和“散乱污”企业集中整治,坚持淘汰落后产能和引入高端项目齐抓,将资源用于发展优势项目。去年复垦入库项目9个,面积193亩,盘活存量土地923亩。对170多家木制品企业开展行业整治,关停93家产出低、环境安全隐患大的低端企业。全年对万和悦小区、小黄蜂智能机器人、酷客酒业等新引进的优质项目供地,并形成一批经营性资产的土地储备。三是推进高效农业,再造农业发展新优势。着力挖掘农业资源,推动在苗木种植、粮食生产、蚕桑发展等方面走特色化、品牌化道路,打造一批叫得响的本地产品。苏州绿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4家获评苏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金飞阳粮油专业合作社稻鸭混养被列为省级水稻混作示范基地,新增3个大米品种通过绿色认证、3家企业(合作社)进入苏州市农产品追溯平台管理,认定“苏州大米”品牌生产基地1家。
二、在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中推进乡村振兴
充分发挥桃源吴越文化、黄酒文化和红色文化等独特优势,推动乡风文明“向善向好”,积极探索“农业+文化+生态旅游”新模式,发展特色田园乡村。一是做好乡风文明。开展“乡村振兴我先行”评比活动,在经济发展、组织振兴、村庄美丽、乡风文明等7个方面开展评选表彰。开展首届“桃源日”主题活动,推出桃源特色全展示。建设3条乡风文明长廊,组织13个方面的乡风文明提升系列活动,建设8个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开展寻访“最美家庭”活动,组织送戏下乡等大小文艺活动60多场次,丰富百姓文化生活,营造良好风貌。二是做强文旅产业。加快村级资源整合力度,深入挖掘五万亩连片生态林地的资源优势,启动总投资超80亿元的融创生态文旅度假区项目规划,着力打造文化、影视、旅游、康养功能集于一体、各项配套服务功能齐全的影视文旅小镇。总投资2.5亿元推进森林公园酒店、温泉、道路及景观的规划建设。计划建设3家四星级酒店,吸引高端商务客户群和高消费旅游人群。以高端文旅项目带动强村富民。三是做靓田园乡村。着力提升乡村风貌,打造美丽乡村,建设23个一星级康居乡村和7个三星级康居乡村。投入近2000万元精心打造灶家浜特色田园乡村,并配套发展民宿经济,与周边古镇错位发展,注重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让人心向往之。
三、在党建引领中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党建引领,依托区镇统筹平台,实现村级集体资产可持续增长,落实精准扶贫,挖掘各村自有优势资源,提升农村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一是发挥头雁效应。抓好村书记、“第一书记”、村班子这三支队伍,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各村通过新建和回购厂房出租、新建宴会厅等形式,实现村级经济多元化发展。去年,全镇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7400万元。二是着力脱贫解困。认真开展“四个融入”大走访,发挥红旗党支部、红星村干部、红心党员带头作用,深入推进“薄弱村强基”工程,鼓励薄弱村加强造血循环。进一步完善村干部岗位责任制考核,提升农村经济工作效益占比,落实单项嘉奖,提升村干部带头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全年开展职业农民培训500人次。三是拓宽致富渠道。努力破除村级自有资产不足的困境,用足用好各项政策,壮大农村集体物业,投资1200多万元的苏州市菜篮子工程—严东村蔬菜基地项目获批立项,加快形成一批村级经营性资产。启动邻里中心、集宿区、标准厂房等集体物业的规划建设,去年各村集体物业总收入同比增加6.2%。
目前,桃源镇各级正在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立足区位、生态和后发优势,抢抓机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分门别类产业发展、农业生产整治提升三大群体,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以乡村高品质建设、高质量发展提升区域承载力,全力以赴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吴江区“两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