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 关键在人

太仓市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综述
浏览量:380    创建时间:2021-09-23 14:52:35

太仓市在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统筹配置各级培训资源,建立完善市镇两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持续培养政治文化素养好、农业发展能力强、基层管理水平高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供不应求 争抢农业委培毕业生

7月,又是一年毕业季,对很多应届毕业生而言,四处赶场应聘、努力找一份心仪的工作。

而太仓市的2021届农业委培生在双选招聘会上却是另一番景象。准备好相关证件,走到自己心仪的岗位前,与招聘单位的负责人交流……招聘现场,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朱同学,在城厢镇万丰村招聘摊位前,只用10多分钟就完成了签约。2021届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太仓班委培毕业生共29人,除1人参军,4人继续深造外,24人参加了双选招聘会。短短2个小时,24名毕业生均成功签约。

太仓市农业农村局相关人员说,全市9个镇(街道)30个村(涉农社区)、农场专业合作社现场提供了30个岗位,招聘岗位与应聘学生比例达到了1.251,出现了“倒挂”的现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三农”工作中,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人才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加。城厢镇万丰村负责人坦言,“我们原本计划招聘两名农业委培生的,但其他村(社区)的需求量也很大,所以只能给我们一个名额。”不管是村级合作农场的发展,还是村里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农村社会治理,都需要人手。和其他村一样,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学人才,在村里是“香饽饽”。

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太仓市积极探索创新以“培育机制科学化、管理运行高效化、激励机制项目化、选人用人优质化”为重点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2013年,太仓市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列为市政府实事工程,并创新探索实施“定向委托培养”模式,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政府职能部门与农业委培生签订《农业专业人才定向培养及就业协议书》;设立专项资金,委培生学习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由专项资金承担;创新实施“一个院校+若干基地”教学实践模式,以职业技术院校为依托,以太仓市特色粮食、蔬菜、园艺等各类村级合作农场为实训基地,安排农业现场教学和农机驾驶员操作培训;创新实施“师徒式”培育机制。选择各村社区具备较强的事业心、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精湛的农业技术的农业专家,作为到岗的农业委培生的指导老师,实行一对一的“师徒式”培育……据统计,2013年以来,太仓市持续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全市已累计培养5届共342名农业委培生,已有227名农业委培生扎根农业农村工作一线,为全市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认定管理 新型职业农民持证上岗

2016年11月,太仓市出台《太仓市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暂行),提出坚持政府主导、农民自愿、动态管理、政策配套的原则,全面启动了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工作。当年底,全市就认定颁发首批170名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

暂行办法规定新型职业农民包括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三类。凡具有大专(含高职)及以上学历,男60周岁(含)以下、女55周岁(含)以下的太仓户籍居民,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专业技能、主要工作时间从事农业、主要收入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均可以自愿申请认定。持证上岗的新型职业农民,可以享受教育资助、创业扶持、社会保险、评先评优、进修培育等一系列激励扶持政策。如参加涉农类继续教育的,给予一次性学费补贴;享有政府提供的免费职业教育、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在新型合作农场职业农民岗位或其他职业农民岗位工作,与单位签定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市财政给予单位缴纳部分全额的社会保险补贴;年度优秀职业农民可进入农业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实施省级现代农业进修培育等。

截至2020年底,全市先后认定、颁发了5批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共有969名新型职业农民领证上岗,其中,45周岁以下、大专学历以上的占90%左右。

茁壮成长 强村富民“挑大梁”

太仓市第一届农业委培生潘鋆皓,2016年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到万丰村工作。短短几年时间里,他在组织的培养下,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成长为万丰村村委会副主任、村合作农场的管理人员,成了一名真正的职业农民。潘鋆皓在介绍农场情况时说,我们的有机水稻种植基地已获得最权威的‘中绿华夏’有机种植认证,但要种出有机水稻,还要在稻种处理、有机肥选用、插秧方式等方面下大功夫。今年,我们农场不仅种植了50亩‘有机水稻’,还在探索稻鸭共养的生态种养模式。目前,刚栽插不久的水稻长势良好,稻田中放养的鸭苗也到位,生产情况良好。品质再好的农产品,只有卖出去才能挣钱。与常规种植的米相比,有机大米的市场价格要高得多,每斤售价动辄十几元,有的甚至卖二十几元。最近,合作农场在村党委的带领下,正在就如何拓宽有机大米的销售,进行广泛调研,确保万丰的有机大米种得出、卖得好。

同样是农业委培生,城厢镇电站村党委委员施权洋,把手机变成“新农具”,把直播变成“新农活”,成为电站村优质农产品的“代言人”。去年,受疫情影响,来电站村游玩、消费的外地游客大幅减少。看着果园里的葡萄、翠冠梨陆续成熟,施权洋自学直播技术,把乡村超市搬到网上。“第一次做直播还挺紧张的,甚至不知道说什么。后来逐渐掌握了直播带货的技巧,与网友们交流也顺畅多了。” 采用这种新的销售方式,在带动销售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电站村招牌农产品的知名度。

璜泾镇孟河村党委委员范梦玲,硬是把自己从一个农业委培大学生,锻炼成了“女汉子”。拖拉机、植保机……没有她不能开的农机。娇小的身体,在庞大的机器上“运筹帷幄”,颇有女将风采。标准农田、设施大棚……没有她不熟的农事,村里的“老法师”也不由得对她竖起大拇指……

为促进定制村干健康成长,更好地为乡村振兴培养骨干力量,太仓先后出台《关于在农业委培生中加快选拔培养“定制村干”的意见》《关于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构建定制村干职业体系的实施意见(试行)》《太仓市定制村干岗位等级认定办法(试行)》等7个政策文件,创新实施“田间教育计划”,将定制村干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统一计划,搭建3个“1+1”育才平台,促进定制村干健康成长,缩短“成长期”。

今年初,太仓市村(社区)“两委”换届圆满完成,53名农业委培生(定制村干)经过选举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从农村工作的“后备军”到强村富民“主力军”,他们成了基层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太仓市老促会章昌健供稿)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竹辉路158号

电话:0512-65732776(老促会)、0512-65153675(基金会)

邮箱:

版权所有:苏州市老区开发(乡村振兴)促进会、苏州市社会帮扶基金会

苏ICP备19052090号-3

苏公网安备32050802012014

苏州社会帮扶网官方网站

苏州三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