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让农民生活更加富裕富足
——吴中区促进农民增收的调查与思考
浏览量:526 创建时间:2021-11-17 14:10:09
2021年3月,吴中区委在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始终聚焦富裕富足,增进农民生活福祉”,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富民惠民的执政理念。改革开放以来,吴中区农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全面小康,现在已开启了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农村广大干部群众正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朝着农民生活更加富裕富足的目标奋进。为此,我们就吴中区“在乡村振兴中促进农民增收”课题作了专题调研。
一、吴中区农民收入和生活状况的基本估价
(一)农民可支配收入逐年递增。
农民生活富裕程度的关键因素在于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从吴中建区的2001年全区农村居民的可支配年收入人均5811元,到2020年的37161元,增长了5.4倍,而且大部分年份其增幅超过了GDP增长,超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幅。从收入构成来看呈现以下特征。
其一,占比三分之二的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2001年农民年工资性收入仅3739元,到2018年已达18494元,增长3.9倍,不但法定劳动力年龄的农民工工资逐年增长,而且超龄的农民由于身体健康程度的提升,就业门路的增多,有的从事农业劳动,到各类农场赚取工资;有的从事中低端工业岗位获得酬薪;有的做家政服务业;更多的就近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事业岗位就业挣钱,大量中老年农民不但享有养老金或农保金,而且还有工资性收入。
其二,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随着现代农业发展亮点纷呈。近年来,沿太湖地区的农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比如林果业中的枇杷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一方面坚持东山镇的白玉枇杷和金庭镇的青种枇杷为重点的品种优质化,市场需求量大增。另一方面紧跟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模式,产品销售半径不断延伸,价格一路上扬,农民在枇杷产业上获益颇丰。为了促进互联网销售,2021年东山镇电商产业园联合人社部门,推出“互联网营销技能培训班”,400余户农户注册抖音账号进行直播带货,压缩了“从枝头到舌头”的时间,全镇枇杷快递量达120万单,比去年的90万单增30%,电商销售总量4225吨,较去年3854吨增长9.6%,电商销量占全镇枇杷总量的48%。如今吴中区西部山区的宜果丘陵乃至鱼塘四周都种植了枇杷,全区枇杷种植面积达40719亩。茶叶产业也得到大力发展,驰名中外的碧螺春,不但传统的绿茶价格及销量得巩固发展,而且碧螺红茶一炮打响,茶叶产业效益稳定增长。东部甪直地区的水八仙的品种、质量、效益不同程度地提升,农民得益丰硕。
其三,农民财产性收入随着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而稳定增长。区农业农村局汇总数据显示:2020年全区村(社区)集体可支配稳定性年收入村均达1402万元,位居苏州市第一。农民从社区股份合作社分得红利1.71亿元,从土地股份合作社分得红利0.54亿元,从富民物业股份合作社分得红利5.30亿元,合计获红利7.55亿元,户均5210元。最高的长桥街道户均1.75万元,次之为木渎镇户均1.36万元,胥口镇户均0.94万元。全省首家社区股份合作社木渎镇金星村(现属香溪社区)农民人均分红14300元,为全区最高。同时,动迁农户的富余私房出租收入也是一笔较大的财产性收入,据长桥街道估算户均5万元。农户家庭存款理财、基金、股票等收益,也逐步增加。
其四,农民转移性收入随着政府集体对三农工作的倾斜也逐步提升。一是农保转城保,一大批失地或半失地农民已纳入城镇企业职工或居民的社会保障待遇,月养老金均在2000元左右,并按政策已连续17年调整养老金。即使少数超龄老人或不失地老年农民也有农保待遇。二是医保待遇不断提升,尤其低保和低保边缘家庭大病患者医疗费报销比例逐年上升,个人负担连年下降,避免了因病至贫现象的发生。三是农村社区农民福利待遇只增不减,2020年全区农民福利分配到户金额达1.7194亿元,户均1186元。
(二)农民生活质量日益提升。
消除城乡差别要义之一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近年来,吴中区农民居住环境、出行便捷、医疗教育服务等方面有了重大改善。
人居环境面貌焕然一新。经多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尤其是近几年通过全域、全面、全力、整治,吴中大地铺出了一幅幅蓝天绿地、山清水秀的美丽画卷。全区高质量推进美丽乡村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2020年底累计建成美丽乡村近855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0个,市级特色田园乡村7个,吴中区入选全国首批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培训基地。同时,积极探索环太湖地区绿色发展新路径,高质量推进苏州生态涵养发展实验区建设,设立全国首个生态涵养发展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制定《苏州市太湖生态岛条例》,并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农村交通条件方便快捷。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快速推进,农村交通四通八达,不仅村村通上了公共交通,而且开通了社区微循环公交; 65%的镇(街道)还开通了地铁,实现了乡村公交与城市地铁、高铁的有效衔接,既方便了生产生活,又缩短了出行时间,广大农民感叹的说:“生活在新时代太幸福了!”
公共服务体系日臻完善。村村设有社区服务中心,提高了服务村民的办事效率;医疗服务做到小病不出村社区,大病可预约大医院。甪直镇人民医院获首批省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中小学校星罗棋布,义务教育就近上学,优质教育资源逐步扩大,创办了省内、市内著名师范学校的附属公办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也得到充分保障。有条件的村社区不仅打造园林式漂亮环境,还建立对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三)农民生产经营环境不断优化。
互联网技术的逐步普及,农民营销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吴中区西部的林果茶特色农产品誉满全国、走向世界,东部地区水生作物源远流长、历久弥新,深受消费者欢迎。自电商的出现,销售渠道打开了一个大通道,农民纷纷效仿东山、金庭两镇的枇杷产业井喷式发展,不再愁卖不出去,其收入成了果农增收的新亮点,2020年全区农业电子商务销售额超11亿元。
生态环境的修复优化,农民在全域旅游中得益颇丰。早期沿太湖地区的农家乐饭店,实现了从量的提升到质有飞跃。精品民宿悄然鹊起,全区已建精品乡村民宿(共享农庄)800个,如甪直镇原来偏僻的瑶盛村里的一个自然小村庄叫上星其村,通过与苏州甪直美璟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合作,将农宅和周边农田投资建设新农庄,发展旅游业,统一规划,统一经营,11户农户分别与公司签订合同,每年每户获元租金7万。类似案例,在不少乡村很多,农民可增加财产性收入,村集体可获得土地租金,生态环境得到美化,实现了一举多赢。
农业机械装备现代化,使农民生产劳动更轻松安全。全区三大农业园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施肥治虫机械化乃至无人机喷洒。全区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割机械化率已达97%。水产养殖采用现代净水技术装备,强化池塘水质监测,提升长效管护水平,实现养殖废水循环利用,达标排放率100%,农民不再从事坌田、插秧、罱河泥、收割等强体力农活,肩挑手提式的强体力活大幅减少,“面朝黄土背向天”和“鸟叫做到鬼叫”的农耕生活已成为历史。农民劳作有了乐趣,幸福感满满。
二、吴中区在乡村振兴中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思考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吴中区农民生活水平迅速提升,其根本原因,大致可总结为两点:一是不断深化农村经济改革,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农村经济的每一次改革都释放了发展潜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提高了生产要素的配置利用效率,促进了农民收入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二是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提升了农民的生活品质。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大量动迁农民住进了环境优美的安置小区,过上与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效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提升了农民的生产生活质量。下一步,要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让农民持续增收,生活更加富裕富足。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要为农民增收营造良好环境,开辟广阔前景。
要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建设,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美丽乡村建设确是农民增收的外部环境,既要建设好,又要加强长效管理,为农民家庭经营的农家乐、民宿等有效增收载体提供秀美的自然生态环境。近年来,金庭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不断优化空间布局,忍痛割爱做了不少牺牲让利,关闭所有采石场、化工厂,持续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生态综合整治,今年又致力于打造高标准“太湖生态岛”。苏州市第十六次人大常委会第33次会议于2021年4月25日批准了《苏州市太湖生态岛条例》,于2021年8月1日起施行,金庭全镇有84.59平方公里的陆域面积,包含80.87平方公里的太湖风景名胜用地,600公顷国家森林公园,7万亩国家生态公益林,还有148平方公里的太湖水域。为了保护利用好这些自然资源,各级财政将建立支持保障机制,10年内安排生态补偿资金30亿元。同时,要制定支持发展乡村旅游的政策措施,对获评甲、乙、丙三等级旅游民宿分别给予奖励,推动农产品绿色发展,加大对地理标志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产品的资金支持力度,并给予适当奖补。金庭镇要抓住这一千载难逢机遇,为农民增收创造更加宽广的前景。
要实施灵活多样的就业创业方式,为农村居民创造更多增收的机会。在长三角发达地区,只要能劳动肯劳动,就业创业的机会是充分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要引导干部群众确立正确思想观念。一要抛弃传统观念。学历不论高低,只要有意愿工作,抛弃工种贵贱之分的旧观念,都有岗位就业创业。二要树立吃苦精神。苏州物流业高度发达,从事该行业需求量巨大,只要肯吃苦,定能获取丰厚的收入。三要树立劳动光荣理念。劳动创造财富,服务社会光荣。苏州市有1275万常住人口,居民住宅小区众多,医院星罗棋布,学校林立,公共服务岗位需求量大,只要肯做,不可能找不到工作。
(二)要发展壮大农村中产阶层,织密社会保障网。
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让全体民众共同富裕。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浙江省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要发展壮大农村中产阶层。国强民富的关键是要发展壮大中等收入群体,要使大多数人群超越中等收入水平,这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是促进消费和内需的重要群体,更是承载现代文化的主体。在农村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一要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和个人的关系,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企业和个人的良好营商环境,充分调动企业和个人的潜能。二要重视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素质和技能。这是普通家庭和农家子弟今后实现就业创业,通过不断努力实现劳动致富的关键,也是发展壮大农村中等收入群体的基础工程。三要培养更多新型职业农民,让农业成为令人向往的高收入职业,让农民获得有尊严的社会地位。
要提升弱势群体保障水平。扶贫扶弱是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更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共同富裕的一项艰巨任务。新时代弱势群体在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天灾人祸和重大疾病,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必须织密社会保障网。首先,要守住低保人员的最低保障底线。苏州早在2010年已实行城乡居民同等保障标准,2020年为人均月收入1045元,并做到精准到人到户,应保尽保,同时享受水电气价格优惠。这方面的工作,只能加强,不能放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其次,残疾人员享受更优惠的就业和更高补贴保障。三是对低保户和低保边缘人群享受大病医疗救助,尽量做到接近100%医疗救助。四是政府部门对贫困户的临时补助要及时发放到户,以解其突发的燃眉之急。五是集体经济组织要在增加收入的基础上,做好本区域内的扶贫帮困工作。六是社会慈善机构要组织引导社会力量,开展扶贫扶弱,促进共同富裕。
(三)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高质量发展社会经济是解决各类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措施。只有顺应时代潮流,跟上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步伐,高质量发展地方经济,才能增加地方经济实力,才能有不断增长的地方财政收入,从而建设强富美高的各项社会事业,使人们收入不断增加。社会公益事业蓬勃发展,就业环境不断优化,生态建设日益改善,人们精神生活更加富裕。总而言之,高质量发展不是口号说说,必须以引进高大上项目为主,有源源不断的高端先进制造工业项目和先进理念服务业项目,以及高中端优秀人才引进,带动本地经济提档升级,把吴中区经济社会建设得更美好。
要发挥吴中优势,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吴中区农村集体经济一直领先于苏州各市区,2020年村均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达1402万元,位列苏州市第一。下一步要发挥优势,再接再厉。一是抱团发展。要利用镇街道庞大的招商引资团队,开展招财引智引资,科学合理配置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大力度发展先进制造业及新型现代服务业。二是转型升级。要将散、乱、污等低效企业淘汰出局,重新配置要素资源,提高土地节约集约水平。三是农文旅融合发展。因地制宜、统筹协调、科学规划、政策引导;鼓励集体经济组织组建农房、文旅等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为主体,将民宿、休闲观光农业、特色田园乡村、农业网红打卡点等项目,统筹打造农文旅产业,让农户参与、收益共享、农民获得更多的收益。
(苏州市吴中区“三会”课题组 执笔:蔡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