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市属国企 助力乡村振兴
——昆山市乡村建设集团的实践与探索
浏览量:334 创建时间:2022-03-17 13:34:32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和苏州市委市政府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决策部署,昆山市于2019年3月新组建成立了一家市属国有企业——昆山市乡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以来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和高效管理的市场运作模式,积极投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按照“农业生产支撑农业加工、农业加工带动农业服务、农业服务反哺农业生产”的发展理念,全面布局现代农业循环产业链,实施建设地产生猪稳产保供项目,着力构建“昆字号”生猪产业链;设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立“昆知味”农副产品品牌,开设“昆知味”实体门店和线上商城;启动运作锦溪南白荡现代化农业基地和张浦镇智慧立体化农场项目,达成与陆家泗桥豆腐品牌战略合作,迈出了农业“三产融合”发展的第一步。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昆山市乡村建设集团作已成长为一家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生力军作用。
一、种养结合根植一产,打造农业生产示范基地
昆山乡村建设集团公司围绕高标准农田、高标准蔬菜基地、高标准渔塘和美丽生态牧场建设,积极探索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数字化种养体系。
一是着力构建“昆字号”生猪产业链。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集聚优势资源,激活发展动能,五年内实现生猪养殖规模达10万头/年,推动由“域外保供为主”向“域内自给自足”转变。培育生猪养殖产业“集群”:现已建成并运作张浦姜杭基地楼房生猪养殖场,锦溪孟子浜母猪繁育场即将竣工启运,陆家泗桥梅山猪保种场正在筹建,“昆字号”生猪产业稳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重建上下游配套服务体系:计划通过整合本地生猪屠宰、肉品加工等关联企业,构建集屠宰、分割、加工、包装、冷链配送为一体的多元化网络,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更高品质、可追溯的“昆字号”猪肉食品。擦亮“昆字号”猪肉品牌:依托昆山梅山猪保种基地优势,加强梅山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和利用,提升昆山市梅山猪品质与美誉度,争取让梅山猪肉成为千家万户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二是打造南部水乡现代化农业示范园。抢抓昆山南部生态宜居滨湖城市副中心建设机遇,启动与锦溪镇政府农业项目战略合作,成立昆山市智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加快推进位于锦溪镇顾家浜村、周家浜村的南白荡现代化农业示范园项目,计划投资6000万建设高标准水产区、高标准农田区、农旅文化体验区等“七大片区”和产教融合示范“中心基地”。
三是建设智慧立体化水产养殖基地。夯实与江苏农垦集团、上海嘉塘公司战略合作关系,各自发挥资源、技术、管理等优势,计划投资3OO0万建设位于张浦镇大市村的智慧立体化水产养殖基地,构建工厂化养殖、鱼菜共生系统的综合立体化农业体系。通过支持乡村农业种养项目建设,探索国企带动农村、农业联结农户的产业化合作模式,进一步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让农民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提升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多元融合培植二产,构建产品配套供应体系
昆山乡村建设集团公司聚焦传统农业发展难点,找准一条串联共振、承上启下的科学路径。
一是发力地产农副品牌建设。创立“昆知味”品牌,启动“昆知味”品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开设“昆知味”玉龙菜场店、新北路门店,上线“昆知味”线上商城,入驻“中国特产・昆山馆”京东商城,参与上海“五五购物节”活动,逐步将“昆知味”打造成为平价惠民、安全溯源的优质产品,让老百姓买的称心、吃的放心,保障市民的“米袋子”“菜篮子”。2021年昆知味销售额达1OO0万左右,在提升面粮油、瓜果蔬莱、肉品加工能力的同时,延长了农业的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竞争力。
二是挖掘本土农特产品优势。以本地知名农特产品为切入点,开展锦溪袜底酥、周庄万三蹄、江苏麻鸭、周市爊鸭等产品调研、合作洽谈,达成与泗桥豆腐品牌战略合作,加快豆制品产能升级步伐,进一步整合本地特色农副产品资源,发挥线上线下平台优势,加快农特产品购销与流通。目前,合作产品嘉兴黑猪肉、长云稻鸭米两个品类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近300万。
三是建设冷链物流配送平台。实施位于环庆路的“昆知味”农副产品基地建设,积极争取并谋划南部农贸市场项目,配套建设现代化冷链配送仓储中心,构建起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为市民提供便捷安全、品种丰富的新鲜农产品。计划五年内形成“供、储、展、运、销、配”全产业链,实现年产值1亿元,成为昆山地区农副产品集中区和中转地。四是发挥全流程一体化功能。依托自身的生产基地、冷链物流中心,打造中央厨房一站式管理系统,设立标准统一的“中央厨房”精加工流水线,建立采购、选菜、切菜、调料等全流程管理机制,以定制化、订单化方式开辟一站式配送服务。
三、资源整合厚植三产,发展三农服务衍生产业
昆山乡村建设集团公司围绕盘活和整合各类涉农资源,聚力发展村强民富的新兴业态。
一是助力乡村建设行动。该集团作为三优三保(增减挂钩)实施主体,累计为6个镇拨付资金14.58亿元、拆旧复垦约3243亩,为我市竞购省内外“增减挂钩”节余指标4300亩及600亩空间指标,全部分配至立讯精密、深时地球、亚洲杯足球场、杜克大学等重大项目,为昆山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提供空间资源保障。下一步,将利用在盘活土地资源上的优势经验,抢抓国家级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机遇,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参与整合我市农村集体资产运营管理和产权交易平台,为农业服务反哺农业生产的循环发展新业态,提供资产保障和资金支持。
二是引入农业+文旅项目。结合本地资源禀赋优势,定位农旅文融合发展路径,在农业项目中融入田园观光、农耕农事体验、休闲度假、科普学习等体验元素,种植经济类农作物、果树苗木与养殖形成微田园综合体,将物联网智慧农业嵌入到美丽乡村,打造一个花园式的现代化农业综合体。以周庄祁浜村、叶家两个民宿项目为示范点,应用传统文化、江南水乡、生态绿色、美丽宜游相结合的经营模式,实施“农文旅”一体化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休闲产业化的新驱动,为乡村发展寻得新机,为农民增收开辟新渠道。
三是构建农贸管理体系。依托自身农业生产基地、精深加工配套以及“昆知味”农副产品线上线下同步直营等优势,建立一套安全规范、优质平价、服务高效的体现国企担当的农贸管理体系。
(昆山市“三会”庄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