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探路
——常熟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调查
浏览量:402 创建时间:2022-01-10 16:20:05
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于2009年通过科技部、农业部等六部委联合验收正式挂牌,成为江苏首家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多年来,常熟园区以服务水稻、蔬菜、水产产业发展,为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探路的宗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建成了集科研、生产、示范、推广、科普、培训、休闲、创业于一体的核心功能区,人才、科技、资金等要素不断集聚,辐射带动能力持续提升,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较好地发挥了引领推动作用。园区先后被评为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江苏省农业创意园、苏州市智慧农业示范基地。
一、基本情况
常熟园区于2013年底成立管理办公室并开始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园区成立了市场化运作主体——常熟市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园区农业综合开发,公司注册资金1.82亿元,下辖全资子公司6家,产业涉及种子、农机、水产、畜牧、农业技术服务、资产管理、农业旅游等。同时,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常熟园区管理办公室同时兼管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苏州市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管理工作。多年来,园区在引领服务全市农业园区发展、引领农业主导产业提升、搭建科研合作平台、完善主核心区功能、探索园区市场化运作、扶持创新创业孵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常熟园区以水稻、蔬菜、水产为三大主导产业,根据产业布局特点,形成了“一核三带多园区”总体发展定位,“一核”为国家农业科技园主核心区,“三带”为南部高效水产示范带、东部高效蔬菜园艺带、西部优质粮食产业带,“多园区”为各镇(街道)板块不同产业特色的多个农业园区。服务全市建成农业园区面积59万亩,共创建苏州市级以上农业园区17个,其中:国家级园区1个,省级园区5个,苏州市级园区11个。按产业类型分:综合科技型园区2个,水稻园区7个,蔬菜园区4个,渔业园区3个,农产品加工集中区1个。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加大建设力度,主核心区功能不断完善。园区主核心区建成面积5200亩,投入超3亿元,建成了集科研、生产、示范、推广、科普、培训、休闲、创业等于一体的核心功能区,形成了优质水稻繁育、蔬菜园艺科研、特色水产育苗三个创新区以及国家级“二花脸”猪保种中心。优质水稻繁育以市农科所端木银熙为代表的水稻育种团队为技术依托,先后承担包括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在内的国家、部、省、市水稻育种攻关项目、成果转化项目等60多项,共取得各类科学技术成果43项,其中省部级14项,市级29项。先后育成“太湖粳系列”“常农粳系列”“常优系列”共计38个水稻新品种,在江、浙、沪、皖、鄂五省(市)累计推广面积超7000万亩,增产粮食20.6亿公斤,增加社会经济效益约30多亿元。蔬菜园艺科研区建成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文洛式智能化玻璃温室3.6万平方米,主要用于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科研示范引领,包括架式草莓栽培、自然光型植物工厂、新品小番茄岩棉栽培、热带植物科普馆、月季新品种培育、虹越园艺资材服务平台、星创天地等。特色水产育苗区以研发澳洲淡水龙虾虾苗为主要产品,集配种、孵化、养殖、成虾、销售于一体,致力于把最优质的澳洲淡水龙虾虾苗推向全国及世界各地。虾苗产业占江浙沪市场90%以上,辐射带动北京、新疆等20多个省份,养殖面积超13000亩。国家级“二花脸”猪保种中心以保护国家唯一禁止出口猪种“二花脸”为主要任务,该猪种为世界产仔之王(世界纪录一胎产仔42头),中心设有国内一流的生产设施设备,实现了生态养殖,被评为苏州市“美丽牧场”,目前正在创建省级“无疫小区”。
强化科技支撑,产业辐射能力持续提升。园区引领全市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不断升级。优质粮食产业带以西北部尚湖、常福、海虞为主体,带动全市良种覆盖率达 95%以上,农机装备跟进配套,获评“全国首批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和“江苏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县”。高效水产示范带以南部沿锡太线沙家浜、支塘、辛庄为主体,近年来完成了池塘标准化、养殖生态化改造,渔业机械、水质在线监测、智能化防盗等配套设施齐全,设施渔业面积5.76万亩,亩均效益6000元以上。高效蔬菜产业带以东部董浜、碧溪、梅李为主体,是江苏省出口蔬菜重要生产基地,蔬菜年产量超过 110 万吨,年出口各类蔬菜近万吨。碧溪园区被农业部确定为“蔬菜机械化生产技术装备试验示范基地”。
突出协同创新,科研合作平台全面搭建。园区坚持把农业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借力长三角涉农院校优势资源,以国家园区主核心区为主导,通过共建市场化主体、创新合作平台等多种形式,围绕农业全产业链,不断推动校地产学研、农科教深度合作,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全市共建有科研创新创业合作平台41个,其中园区主核心区7个,实现了“一镇一院校”合作对接全覆盖。利用常熟科技镇长团机制,聘任省农科院专家为管委会副主任(4年3人),协调院地双方资源,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三新”示范引领、农业科技服务基层等方面工作。
加大创业孵化,各类涉农主体日益强大。园区共扶持创建“常熟都市农业”、“智慧田园”、“现代渔业”、“噫嘻谷”4个国家级星创天地和“虞尚农客”1个省级星创天地。通过完善政策杠杆及配套服务,发挥园区资源优势,加大产业招商及推广力度,让人才、科技、资金等创新要素不断集聚,累计培育创新创业团队76个,引进培养国家级人才4人、省级人才19人、苏州市级人才38人、常熟市级人才56人,99 个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形成一个完整的“成果—孵化—加速—规模化生产”的科技创新服务链。同时加大对入园企业各类服务,协力做大做强,共有入园企业125家,其中苏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4家,拥有“常熟大米”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4个,“虞盛”、“海明”、“长洪”等苏州市级以上农业名牌产品19个。
三、未来发展思路
聚力省级农高区创建,推动常熟农业园区建设转型升级。按照国家科技部提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333”建设规划,以及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以苏州市人民政府为申报主体,以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基础,积极创建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该区总面积57.38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2.17平方公里,示范区55.21平方公里。以“绿色融创”为主题,以“太湖生物种业创新中心”为平台,以“江南食谷”为品牌,以生物种业为主导产业,以优质稻米、特种水产、设施园艺为辅助产业,打造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精致样板”。
聚力省级农业要害工程,推动自主知识产权种业育繁推一体化。紧扣中央关于“要打好种业翻身仗”的要求,继续依托市农科所水稻育种团队技术支撑,不断选育具有口感佳、产量高、抗性强的水稻新品种。加快建设现代种业项目工程,面积3675亩,总投资5800万元,包括种子仓储加工中心和智慧种业制繁种基地。种子仓储加工中心被列为江苏省2021年农业农村重大项目要害工程,集仓储、烘干、加工和检测管理服务等一体,建成后年储存加工稻麦良种可达1000万公斤以上,供种覆盖面积160万亩。智慧种业制繁种基地以江苏首批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建设为标准,应用智能农机装备与技术,实现种业生产管理精准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打造集标准化、机械化、生态化、智能化为一体的种子育繁推基地。
聚力创新创业孵化培育,推动园区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全面良好运行4家国家级星创天地和1家省级星创天地,梳理汇编人才、金融、财政、农业、科技、土地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出台园区专门招商引资政策,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全力做好园区农业项目招商引资。以申报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为抓手,全面提升“常熟大米”、“常优”、“二花脸”、“鸭血糯”等品牌区域影响力。
聚力公司四大主营业务,推动园区市场化运作水平重大突破。以现代企业管理为标准,按照国资办要求,不断完善农发公司法人治理架构,加强公司运营队伍素质建设,着力提升公司四大主营业务(农机、种子、水产投入品、生猪养殖)市场竞争力,至“十四五”期末,争取年销售额超1.5亿元。
聚力农业科技创新合作,推动园区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扩大。加强与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扬州大学等科研院校交流对接,深化校地创新平台合作。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引进力度,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区镇合作联动,强化“一核三带多园区”发展一盘棋格局。
(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办公室、常熟市老促会)